首页 > 专题专栏 > 商务乡村振兴(电商扶贫) > 电商经验交流

2019电商扶贫推进会材料八(孟津县):驾驭电商快车 加速精准扶贫

来源:本站 时间:2019-09-25 点击数:

驾驭电商快车 加速精准扶贫

平乐镇人民政府

 

平乐镇因东汉明帝筑平乐观而得名,是六朝帝京、汉魏洛阳故城、释源祖庭白马寺所在地。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文化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依托于我镇的优势产业——牡丹画产业,抢抓国家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整合资源、推动建设”的发展思路,采取“电商+产业、+培训、+金融、+创业”模式,着力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有力地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好“平台搭建”这一前提

一是抢抓先机。2016年,我们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对产业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在当时只有十几家淘宝店铺的基础上,抢占先机,广泛动员,不断扩大销售规模和网商规模,成功创建了洛阳市首家国家级淘宝村。二是创新模式。我们开创了全国首家“政府+服务商”新模式,目前这套模式已成为全国的标杆。2017年平乐模式入选全国十佳优秀案例,2018年平乐被授予阿里巴巴牡丹画小镇调研基地(全国36家之一)。三是形成合力。政府引导企业、服务商和画师结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服务商和画师形成合力优势,共同抢占市场份额。

二、抓好“精准服务”这一主题

一是强化人才培训。通过举办牡丹画创业培训班、网上销售培训班,使附近的农民学会“放下锄头,拿起画笔”,转变就业方式。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级别评定、女性课堂等文艺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画师的内涵和气质。同时,还开展装裱、包装、物流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了1000多名牡丹画师群体,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5000余人。二是做好技术支持。依托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孵化)中心,为全镇的牡丹画和农特产品网销提供摄影美工、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运营推广、品牌展览等系统性全面电商服务。三是推广普惠金融。我们与孟津农商银行签订了18亿信用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由孟津农商银行在各村设立金融网点,通过“整村授信”和“普惠金融信用村”创建活动,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小额现金存取难的问题,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不出村,彻底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为电子商务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四是推进自主创业。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发展电商。通过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广大群众和学生对电商这一新生事物热情高涨,纷纷“试水触电”。如我们电商学会的会长,每年线上销售额达400万元,也是我们返乡创业的一个典型。

三、抓好“带动发展”这一难题

一是抓企业内生动力。为加快市场化进程,我们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引进洛阳唯纯文化有限公司,实施牡丹画产业公司化运营,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进行电子商务的转型发展,整合上下游资源,强化供应链整合,带动基地发展壮大。二是抓品牌营销策划。依托电商运营服务(孵化)中心技术力量,重点对平乐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美工策划,深入挖掘声名远播的平乐正骨、非遗名吃、汉服演艺等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度规划包装,着力打造汉魏文化名牌,开发牡丹画研学旅行新业务,并通过淘宝、天猫等知名平台对包装的产品进行链式推介,扩大引流面,进一步提升产品影响力。三是抓数据挖掘分析。以“市场需求定产业,供需总量定规模”为导向,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让农户精准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通过对市场形势分析,合理规划产品布局,使得产业扶贫更加精准,实现“以销定产”的目标。目前,我们的活跃店铺已达到165家,线上销售额连年突破5500万元,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推动牡丹画年销量40余万幅,综合收益达1亿元。

虽然我们在电商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办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关于电商扶贫的相关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优秀发展经验,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再发展一批淘宝店铺,让平乐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