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公平贸易 > 经贸资讯

3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结束三连降;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6%;3月美国服务业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来源:上海公平贸易 时间:2021-04-08 点击数:

  3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大幅上升2.8个百分点至54.3,结束此前3个月的下降趋势,连续11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此前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下降0.6个百分点,录得50.6。在服务业PMI回升幅度明显大于制造业放缓幅度的带动下,3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录得53.1,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走势一致,显示中国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稳健增长。随着秋冬季局部疫情基本结束,服务业景气度迅速恢复,供求同步上升。服务业供给、需求连续11个月保持扩张,扩张速度较此前两个月大幅反弹。调查样本企业普遍表示,疫情后市场的进一步复苏,提振了新项目与顾客数量。但相比旺盛的内需,外需仍有待改善,3月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2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但收缩幅度有限。部分企业反映,疫情继续抑制海外新订单。新增出口业务轻微下降,说明增长动力主要源于内需转强。随着市场向好,服务业就业指数较上月大幅攀升逾3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服务业企业家对未来经济恢复和疫情控制的信心度极高,3月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录得2011年3月以来新高。需要注意的是,受成本推动影响,服务业收费价格指数连续第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通胀压力持续增加。(来源:搜狐网)

  2、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和2021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上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同时警告要避免金融脆弱性成为危机后的遗留问题。《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正在加速。报告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分别达到6%和4.4%,高于此前该组织的预期值。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复苏将呈现分化态势,这种分化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一国的不同地区,来自于疫情的损害也仍将持续。全球经济复苏的分化将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间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比疫情前预计的更大。美国经济增长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在2020年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GDP水平,然而,许多其他国家将一直到2023年才能恢复这一水平。与疫情前相比,不同的经济复苏途径可能会在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造成更大的生活水平差距。2020~202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中国)累计人均收入损失与疫情前预测相比将减少20%,而发达经济体损失预计将相对较小,为11%。报告警告说,这种情况削弱了减贫的成果。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取决于公共卫生危机的发展路径、政策行动的有效性、金融状况和商品价格的演变、经济的调节能力等。这些驱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将决定经济复苏的步伐和中期复苏程度。报告认为,当复苏势头加快,经济货币政策态势需要收紧时,可能会对新兴市场产生不利的溢出效应,特别是对其中负债高,融资需求大的经济体影响更为明显。(来源:新浪财经)

  3、3月美国服务业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美国ISM服务业指数大幅升至63.7,远超预期的59和2月前值55.3,并创1997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这也是在去年4月和5月被疫情打断扩张步伐、进入萎缩区间后,美国服务业活动连续第十个月扩张,并超越了2008年10月录得60.9的历史新高纪录。在核心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较2月大幅上升15.3个点,至67.2的历史最高,连续第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2月前值51.9曾创九个月低点。商业活动指数同样较2月大幅上升13.9个点,至69.4的历史最高,同为连续第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就业指数较2月上升4.5个点至52.7,创2019年5月以来的近两年最高,在去年3~9月以及12月疫情严重时曾陷入萎缩,如今已连续第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物价支付指数比2月上行2.2个点至74,创2008年7月以来的10年最高水平,所有18个受调查服务行业均报告价格上涨。分析指出,高于60的读数凸显出通胀压力走高,企业持续面临的供应紧张局面正在为其增加成本,也加剧了人们对今年通胀上升的担忧。但有经济学家认为,ISM统计的上游企业价格支付指数并非未来通胀率的可靠预测指标。ISM服务业数据发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涨超1%,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创纪录新高,市场情绪高涨。(来源:华尔街日报)

  4、全球汽车制造业2020年产量同比下降16%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不足7800万辆,同比下降16%,倒退至10年前的水平。该协会称,全球汽车制造业在2020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数据还显示,欧洲与美国在2020年的汽车产量分别同比下降21%和19%。相比之下,亚洲制造商则更为坚挺,产量的减幅控制在10%。其中,中国虽然最初受到疫情很大影响,但之后快速恢复,其汽车产量仅下降了2%。值得注意的是,亚洲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产区,占到全球产量的57%。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同时指出,2020年全球汽车的销量也经历了类似的下滑,但同比减幅控制在12%左右,明显好于预期。不过,各主要汽车销售市场的表现差异较大,有的地区销量下滑高达30%,而中国市场的销量仅减少了2%。该协会还强调,汽车产业需要在经济层面寻求复苏的同时,必须满足未来交通出行在清洁、安全、互联以及自动化等方面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网络要共同应对挑战,继续塑造一个清洁和可持续出行的未来。(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