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108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8-15 点击数: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1081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河南省委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聚势赋能 打造生鲜冷链物流中原高地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生鲜冷链物流贯通一二三产业,是乡村振兴建设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行业,已经逐渐由新兴需求转变为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消费“双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生鲜冷链物流的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码。

  一、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一是持续完善我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组织制定发布DB41/T 1846-2019 《冷却肉冷链运输追述规程》省地方标准,初步建立了涵盖冷链基础通用标准和冷链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流程、信息追溯等重点环节的冷链服务标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创建。通过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探索冷链物流先进工作经验和模式,指导试点项目承担单位建立科学适用的服务标准体系并实施,以标准化助力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知名食品冷链物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宽食品冷链上下游企业交流渠道,并针对性开展拜访、洽谈、对接等活动。积极挖掘全国食品冷链物流业重点知名企业客商资源,加强与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等协会沟通对接,了解行业发展信息、未来趋势,分析投资方向,谋划招商重点。

  三、培育产业发展融合

  打造“冷链物流+”农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差异化、精细化等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冷链物流+”预制菜,为冷链物流企业、食品龙头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企业拓展净菜、预制菜等新兴产业,依托冷链物流集群优势、成本优势,构建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主渠道的预制菜流通体系,迅速打开市场、抢占先机。

  四、建设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省农业农村厅紧密围绕服务产业振兴、推动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依托最具条件和发展潜力的冷链物流设施群或集聚区做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培育工作,统筹考虑地区乡村产业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需求,科学选择基地承载市县。2024年1月推荐了首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目前待农业农村部认定批复。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们的建议,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助推全省生鲜冷链物流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一是打造冷链品牌。鼓励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冷链品牌,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本地冷链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对优质冷链企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推广,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提升省内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品牌企业培育库,筛选具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领带动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冷链豫军。

  二是制定实施标准。参与制定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按照标准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申请标准立项,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建设标准、操作规范、质量安全标准等,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标准实施,推动冷链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建设和。运营,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三是建强人才队伍。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多层次冷链物流+食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与冷链物流、食品等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合作,通过实训基地、新型学徒制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食品冷链物流人才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及从业人员积极参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动用人单位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提升个人技能水平,实现就业稳定,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共联共享,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技术集成应用,建设河南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政府监管系统、冷链仓储管理系统、冷链运输管理系统、冷柜管理系统、冷链资源撮合交易系统、冷链追溯系统和特色企业展示系统。通过实时可视化的监控管理,逐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冷链产业全链条可视化监控和溯源,完善冷链流通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可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政府监管需求。

  感谢您们对我省冷链物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