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商开放〔2024〕6号
民进河南省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打造RCEP河南经贸合作先行区的提案》收悉,经与郑州海关、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打造河南RCEP示范区。2022年12月,河南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主动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发挥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载体优势和制度创新优势,将郑州片区打造成为河南省RCEP示范区,带动提升全省整体实施RCEP协定效果,2023年,我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2454.7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10.7%,增幅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占我省外贸比重的30.3%,较2021年提升3.3个百分点。RCEP生效以来,郑州海关签发RCEP证书1.1万份,货值45.8亿元,助力豫企在RCEP成员国享受关税减让约5.2亿元;RCEP项下进口享惠货值2.5亿元,减让进口关税303.3万元。
(二)协调推进贸易通道建设。RCEP协定实施以来,我省持续推进贸易通道建设。提升“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力影响力。着力提升郑州机场枢纽建设能级,推动郑州机场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运航线网络。十年来郑州机场货运量由25.6万吨提升至最高时的70.5万吨,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5位。2023年郑州机场完成国际客运量29.18万人次,同比增554.43%;完成国际货运量38.46万吨。2023年10月,“空中丝绸之路”中国-马来西亚航空货运枢纽项目”等我省项目上榜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拓展“陆上丝绸之路”网络范围。推进中欧班列“五统一”常态化运行,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21个境外直达站点、9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河南优势特色名片。2023年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超3000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0列。创新“网上丝绸之路”发展模式。首创“网购保税1210”监管服务模式并在海内外复制推广,加快推进郑州、洛阳等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371.2 亿元,贸易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能力。2023年全省铁海联运班列完成集装箱运输33.6万标箱,同比增长78%,铁海联运已成为助力豫货出海的“快速通道”。
(三)不断优化企业服务。省商务厅联合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国贸易促进会河南省分会、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等单位举办系列专题培训。协助商务部国际司在全省开展RCEP经贸规则全方位培训,覆盖全省3125家外经贸企业。发布RCEP国家经贸摩擦预警信息,做好经贸摩擦预警应对工作。依托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河南省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原产地证书签发、商事证明、出口退税、商事法律等“一站式”涉外综合服务。郑州海关上线“智享惠”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RCEP等19个自贸协定优惠税率查询及享惠信息推送等“一揽子”智能化服务。郑州海关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智能审核、取消原产地企业备案等业务改革,不断提升签证便利化水平。
(四)全面对标RCEP高水平经贸规则。经核准出口商制度是RCEP协定中高水平经贸规则的典型代表,经认定为经核准出口商后,企业可自主开具原产地声明,其效力等同于海关等签证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书。我省以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为重点开展培训,助力企业提升原产地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广泛运用政策宣讲会、海关12360热线、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企业受惠面。截至2023年底,共培育20家企业成为经核准出口商,相关企业自主开具98份原产地声明,货值3920.9万元。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四条丝路协同建设。持续增强“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力。加快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增强货运设施保障能力。拓展郑州一卢森堡“双枢纽”合作模式,积极建设郑州一吉隆坡等航空“双枢纽”。加大市场主体引育力度,培育壮大本土货运航空公司,加快大型物流集成商落地。办好第二届郑州一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持续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高标准建设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力争尽快具备年开开行“万列千万吨”能力;拓展中欧班列线路布局,优化省内二级节点,推进境外枢纽和节点网络建设。持续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实施跨境电商优势再造行动,提升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水平,加快布局双向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和海外仓。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在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前沿数字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持续优化“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展向东、向南的铁海联运国际通道;推进实施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工程”,加快周口、信阳中心港扩容增效,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二)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围绕RCEP国家新市场、新产品、新业态精准发力,开展“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发布年度国际性展会推荐名录,重点支持企业参加100个境外商品展,优选依托10个境外展,组织“展中展”和专题活动。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力争有外贸实绩企业突破1.2万家。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积极培育人造金刚石、生物柴油等新的出口增长点,鼓励进口原油、燃料油、铁矿、铜矿、大豆等资源型商品。建立“企业+外综服+跨境电商+展会”联动促进机制,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持续扩大小微企业统保平台覆盖面。
(三)聚焦产业精准招引外资。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聚焦“7+28+N”产业链群培育,推动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新兴产业强链补链、未来产业建链成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外商加大对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外资重大项目。出台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配套措施,发布2024河南外商投资指引。强化四个外资专班运作,常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驻地招商,加大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跨国公司总部对接力度。探索RCEP国家设立境外经贸联络处,谋划布局境外招商网络,常态化开展经贸对接。
(四)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RCEP协定机遇,出台河南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数字经济、期货交易、法律服务、“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开展压力测试、先行先试。探索开展自贸试验区内综保区外盾构机等大型设备保税维修业务。支持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打造全国“数仓、数纽、数港”。支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加强自贸区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庭建设,支持新设涉外仲裁机构。实施规则标准创设工程,围绕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先发领域,争取创设更多国家国际标准。
(五)多方位开展RCEP企业培训。省商务厅将继续联合郑州海关、中国贸易促进会河南省分会、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及相关金融机构多渠道多形式举办系列专题培训,扩大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加强RCEP实施效果跟踪,了解企业问题诉求,进一步推动企业“知政策、晓规则、懂运用、享优惠”。指导省内各地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使进出口企业尽快掌握RCEP优惠原产地规则操作实务。更加注重培训的精准性、专业性和协同性,探索在各省辖市组建专家团队,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或专业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