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济源联动创新区获批以来,示范区相关部门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盯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示范区商务局将陆续刊发有关部门的典型做法,以促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本期发布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的典型做法。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积极在探索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拓宽发展渠道等方面加大力度,频出实招,全力服务联动创新区建设。
一、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提升服务质效
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企业准入、准营和退出等事项,形成“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次采集、数据共享、一网办结”的工作机制,全面打造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歇业全覆盖的“一件事一次办”。在全省率先推出开办企业“1100”模式和“十二办”服务,简化申报材料和登记环节,提升服务效能,削平准入门槛。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开办一件事”平台,整合开办企业涉及的企业登记、税务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13个事项,部门信息共享,后台并联审批,最快10分钟就可办结所有事项。在全省首创“办事指南二维码矩阵墙”,扫“码”就会办、立马就办好。同时,延伸服务内容,创新企业信息变更“一次办”、企业注销“一次办”、企业歇业“一次办”,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以来,共提供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2800余次,提供企业注销、歇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服务1800余次。
二、创新“全程代办”,增加服务温度
市场监管局创新开设“企业开办帮办服务点”,组建“帮代办”服务队伍,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帮办指导服务,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7×24小时服务”,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问题。设立“创业惠客厅”,组建企业“合力服务团”,靠前服务、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在济投资兴业。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实现了“一网、一窗、一表、一次”服务。截止目前,通过“一口办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家。
三、夯实质量基础,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为大力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加大质量培育力度。一是加强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建立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库,指导豫光集团、中原特钢、中原辊轴等21家企业分别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分类分层次培育,提升企业质量。二是开展“美豫名品”培育行动。组织指导济世药业、鸿润苗木、王屋山景区等企业,积极参加“美豫名品”专家评审。开展质量品牌宣传,引导万洋集团等参加“中国品牌日”、河南省“质量月”产品展示等活动,讲好济源品牌故事,传递济源品牌声音。目前“美豫名品”库共有企业20家。三是开展质量品牌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到万洋集团、豫光集团等企业,现场感触质量管理持续创新变革实践,分享交流豫光集团质量强企成功经验、万洋集团“诚信兴万洋 质量赢天下 ”奋斗之路、清水源公司“树百年品牌 建精品工程”典型案例。截止目前,共发布交流34项质量管理成果,引领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加强协作联动,助力企业平稳“出海”
针对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缺乏海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对经验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共性问题,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以多元化形式开展调研,赴浙江、深圳等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讨论证,探索出运用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该保险可对企业的海外业务进行提前投保,有效规避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从容应对竞争风险,有利于企业“出海”业务更加平稳、安全。2024年6月,市场监管局指导济源首单专利海外侵权责任保险落地——济源市耐火炉业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分公司,签订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合同。这份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创新采用“保险+服务”模式,在保险兜底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专业的预警分析、法律援助等定制化保护服务,给企业“出海”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