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扎根河南长垣,将起重机卖到全球122个国家;一位立足广西,架起河南与东盟的经贸桥梁。2025全球豫商大会前夕,两位豫商领军人物的商业智慧在此交汇。在豫商群体中,崔培军和刘泉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却诠释着相同的豫商精神。
“签过的合同,再难也要履约。”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创始人崔培军用22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年产值103亿元的行业标杆,疫情期间坚守订单的故事成为业界佳话。如今,河南矿山起重机已应用于全球50多个专业领域,用“河南制造”赢得了世界认可。
“近年来,河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为豫商带来了诸多新机遇。”崔培军称。
他进一步阐释,对于起重行业而言,河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的持续开发,都产生了大量对起重机等起重设备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河南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企业吸引高端人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河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稳定的发展环境。
“这次大会对我们而言,既是学习交流的良机,也是展示实力的舞台,更是拓展合作的桥梁。期待能与各行各业的优秀豫商分享商业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崔培军告诉记者,此次还将深入了解家乡的投资环境和产业规划,为企业的战略布局提供重要参考,并借助大会平台全面展示发展成果和核心竞争力,吸引优质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深耕本土的同时,更多豫商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市场。
“广西是河南企业走向东盟的最佳跳板。”广西河南商会会长刘泉峰深耕广西22年,旗下企业横跨工程建设、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他积极推动豫桂两地产业互补,协助河南企业参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豫商的开放视野。
刘泉峰认为,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为豫商返乡投资提供了良好机遇。他建议广大豫商关注河南重点布局的产业链,寻找合作机会。
对于即将召开的大会,刘泉峰希望与全球豫商探讨“双循环”背景下河南产业链发展路径,推动豫桂两地资源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帮助更多河南企业通过广西开拓东盟市场。
“我们将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作用,为豫商发展提供服务。”刘泉峰说。(杜元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