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新闻

2025全球豫商大会|新项目 新机遇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5-03-30 点击数:

6487945355019299

  【深度观察】

超510亿元投资都看中了啥

——从签约项目看豫商投资新方向

36606279948943734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歌

  “经过前期对接洽谈,共达成豫商合作项目52个,总投资510.4亿元,涉及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领域。”3月30日举办的2025全球豫商大会上,一批新项目落子中原,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聚势赋能。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2025全球豫商大会取得更实在的效果,大会之前我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紧紧围绕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结合河南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便利化营商环境,征集、筛选招商项目数百个并对外发布,积极为广大豫商投资提供机遇。

  会上,郑州航空港区玄武岩纤维生产应用项目、焦作市晶圆级半导体芯片基板项目、许昌市年产40万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项目、信阳市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新乡航空涡轴发动机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等项目现场集中签约,不仅展现出中原大地的投资热度,更折射出我省强劲的产业脉动。

  新项目里,有产业的新赛道。记者采访多位项目签约代表,“填补空白”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例如大豫鸿运低空经济产业(深圳)有限公司在新乡投资建设的涡轴发动机项目,专注研发、生产适用于低空飞行器的高性能涡轴发动机,能够填补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漯河宠物食品生产项目,瞄准“毛孩子”消费市场,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宠物零食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

  新项目里,有发展的新趋势。“现在布局项目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更看中产业生态,平衡投资的‘含绿量’与‘含金量’。”大会现场,一位企业家如此分析签约项目。

  以信阳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为例,看中信阳人口优势和资源优势,慧博云通在当地投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园,通过数据标注、人工智能、云存储等专业信息技术,推动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发展,形成舒适、高效的青年友好型产业生态。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焦作。得益于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焦作市晶圆级半导体芯片基板项目落地山阳区,依靠自主研发的加工工艺技术,项目投产后可开发出集成电路用衬底材料等产品,在替代进口的同时,助力我省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来豫投资,企业家们看中河南啥优势?“市场规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营商环境”“资源要素”被反复提及。此次大会上,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与许昌市魏都区政府达成合作,将在该区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项目。

  “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有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广西梧州国龙集团董事长郭家万表示,此外,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当地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能够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当510亿元投资注入中原沃土,这批项目将汇聚起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助力河南在新一轮发展中奋勇争先。

  【会议现场】

现代食品产业对接会:“中原粮仓”升级“世人餐桌”914185022553497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郭北晨

  墨鱼味薯片、“麻酱”新口味辣条、北舞渡胡辣汤方便装……3月30日,2025全球豫商大会现代食品产业对接会上,河南特色小食品争相亮相,吸引参会豫商现场品尝、交流互动,现代食品产业对接全球资源,进一步拓宽合作空间。

  “凭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我们聚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等4大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出数万家食品企业;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布局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以及专业院校,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迭代升级。”副省长宋争辉在致辞时热情推介,“希望各位企业家、广大豫商和行业专家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深化务实合作,持续加码河南、深耕河南、投资河南。”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漯河一直是河南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集聚了双汇、卫龙等数千家食品企业,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

  “我们正以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的更高追求,对标国际标准推动‘食品出海’,构建富有国际范儿、创新力、文化味儿、科技感的消费场景,推动农食文旅融合,让‘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成为引领美食消费的新时尚,努力把食品产业打造成为经典产业、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表示。

  当前,全球食品产业正面临深刻的变革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现代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建议,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食品加工技术的革新,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金属新材料产业对接会:以“材”赋能打造投资热土

32963360339886017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以“新”成材,以“材”赋能。3月30日,作为2025全球豫商大会系列专题活动之一,金属新材料产业对接会在郑州举办,为河南新材料产业寻求新机遇,共谋大发展。

  近年来,三门峡市在新材料发展上不断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亮点不断。多位与会嘉宾表示,该市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战略叠加优势,建强用好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大豫商厚植企业发展的“沃土”、打造投资兴业的“宝地”。

  “我们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压延铜的研发与生产,现已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和6G高速通信、AI人工智能等领域。”灵宝金源朝辉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少辉认为,产业生态协同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铜箔谷”等发展规划和省科学院、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我们正在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新材料,2025全球豫商大会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对接产业链上下游方面,这几天收获很大!”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总经理助理陈俊华告诉记者。

  三门峡市商务局负责人围绕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以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势、合作方向等进行相关推介。此次对接会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经济合作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72.95亿元,主要涵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化工等产业。

  对接会现场,三门峡市市长徐相锋热情洋溢地发出邀请:“诚挚欢迎广大豫商和企业家朋友们多到三门峡走一走、看一看,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合作商机、共赢美好未来。我们也将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质的资源供给,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做好保障,让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

化工新材料产业对接会:化工新材料产业项目扎堆落地濮阳市

627229579434233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岱昕

  “我与河南结缘于项目投资,虽不是河南人,但在这里很有归属感。”3月30日,浙江网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晖,分享了6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落户濮阳市台前县的故事。

  链动新材,化享未来。当天,2025全球豫商大会濮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对接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业界精英会聚一堂,站位行业前沿、交流投资心得、共商发展大计。

  徐晖介绍,6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年产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一个投资额在10亿元级别的大项目,为何选择濮阳市?“除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政企间的密切合作最打动我。”徐晖说,当地政府积极谋划5万平方米的固体仓储项目,已建成的危化品铁路专用线距离厂区仅数百米,未来产品能顺畅通达全国各地,并通过青岛港、天津港等港口走向国际市场。

  不仅硬件过硬,濮阳市的软环境同样贴心。浙江网塑正谋划在境外上市,外汇服务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把境内的经营主体注册在濮阳市,正是因为当地金融机构提供了便捷的外汇金融服务。”徐晖说。

  反哺家乡,豫商们满怀深情。“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硬新材料,我将带着最新技术回乡投资。”活动现场,水地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鹤分享了自己9年间自研设备、独创工艺,逐步实现氮化硅制备国产化替代的创业经历。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和核心引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表示,他带队研发的绿色生物质乙二醇生产技术已在濮阳市落地,未来大家喝水的瓶子可能就来自这里,秸秆也能在濮阳市变成身上漂亮的衣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分享了在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建议加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以项目为依托,濮阳市逐步形成了以聚碳新材料、绿色涂料、高端聚烯烃、生物基材料、高端精细化工及电子化学品5个特色链条为支撑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当前的濮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特色突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会现场,濮阳市市长朱良才向广大客商发出热情邀约,表示将做好全流程全要素保障,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