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津巴布韦限制部分钢铁进口支持本土制造业发展
《津巴布韦邮报》5月2日报道,津巴布韦工商部日前发布《商品管制(开放一般进口许可证)公告(修订)》,要求进口有关特定钢铁产品前必须申请许可证。此前相关钢铁产品可自由进口。
涉及产品包括:未经包覆或镀层的扁平轧材(税号7211.19.00),非合金钢棒材和线材(税号7214.20.00、7214.30.00、7214.99.00),以及结构型钢和角钢(税号7216.10.00、7216.21.00、7216.22.00)。
分析认为,津政府修订有关政策,旨在促进进口替代、节约外汇,并保护新兴的本土钢铁制造业免受低价外国产品冲击。(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欧亚经济联盟优化与第三国贸易时原产地证明有关规则
近日,欧亚经济联盟法律门户网站消息,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决议草案《关于对2022年5月19日第85号决议进行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为了自由贸易,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与第三国贸易时必须通过特定文件(比如货物原产地证明)来确认货物原产地,2022年第85号决议临时允许,用电子或纸质复印件代替,后续6个月内补交原件,新提案建议将该便利措施延长至2029年12月31日。
增加内容:不再要求申报人手写或打印声明于证书复印件背面,关于后续补交原件的义务,相关信息只需以编码方式在报关单中填报即可。
法规生效时间为:公布后30天。(焦点视界)
三、阿根廷放宽医疗产品进口限制
阿根廷《国民报》4月22日报道,阿根廷国家药品、食品和医疗技术管理局(ANMAT)发布第2565/2025号决议,规定自4月23日起,将进口医疗产品的有效期要求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包含医疗耗材(如纱布、绷带、缝合线)、临床诊断用品(如针头、注射器)及供应品(如手套、口罩、医用纸张),但药品除外。此举旨在扩大医疗产品供给、降低成本,同时确保医疗产品质量、安全和效能。
据报道,米莱政府此前已实施多项医疗领域去监管举措,包括稳定耗材价格以应对通胀,减轻医疗机构约30%的耗材支出负担,阿门多萨省亦在不久前放开自印度进口药品的相关限制。(驻阿根廷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