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自贸区 > 信息动态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双循环破局贸易壁垒 “智造”出海撬动全球市场丨
聚焦“四高四争先”·外贸一线观察

来源:大象新闻 时间:2025-05-08 点击数: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自贸区的对外贸易怎么样?记者来到了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刘智妍:这里是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的开封综合保税区。我身边这13辆大货车,搭载的是30多台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生产的大马力拖拉机,准备进入报关。报关完成之后,他们再从这个卡口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已经出境了。


中联重科拖拉机事业部交调车间发运主管 张新华:今年主要是发的一些中亚中欧亚比如哈萨克,还有南美的墨西哥巴西这一类的,包括非洲的一些南非,包括尼日利亚等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一带一路”。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联重科精准布局海外市场,将技术创新与地域需求紧密结合,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联重科拖拉机事业部交调车间发运主管 张新华:现在不是我们追的订单,现在主要是订单追着我们。我们现在是海外派的有技术人员,包括市场营销人员去了解当地的一些农艺一些需求,然后反馈给这个公司的技术部,技术再研发针对符合当地的农艺所用的一些机械。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刘智妍:这里是平原智能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块卷板从入口进入只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生成一块这样的成品壁板了。这里开足马力生产,一天可以加工850块成品壁板,这些壁板最终将销往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平原智能特别注重和国外客户形成产业链合作,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随时调整设计和生产。今年以来,他们持续扩大和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成员国的合作。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瑜:到目前第一季度结束,签下来的订单量总金额已经超过了2024的全年。


在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不仅大量的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越走越远,还以过硬的营商环境和超大的市场优势不断吸引国外企业入驻。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刘智妍:这里是精薄半导体的千级洁净厂房里,千级洁净厂房就意味着,这里每一立方米的空气,都有不到1000的微粒。为什么要这么干净呢?因为这里即将摆放上一台世界领先的晶圆镀膜操作台,这样才能够保证这里未来的生产需求。


看中中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催生的巨大芯片需求,这家中韩合资企业入驻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注备工作,产品涵盖了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


精薄(河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盛坤:三个月以后我们这个工厂就会进入到一个生产的环节。企业建成以后我们可以带动相关的上下游的产业,市场规模估值应该是在400亿左右,我们对中国的市场一直有非常大的信心。

创新“链长制+专班制”招商,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引进来提供全周期服务。


开封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陈震:推出关税保函、进口信用证押汇等差异化金融服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增幅13.8%。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跨境电商、冷链物流、服务贸易等新赛道,全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标杆。


【记者观察】当美国筑起关税高墙,中国企业却沿着“一带一路”把贸易地图铺得更广。从农机装备到智能生产线,从传统制造到半导体新材料,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出海图景印证着一个硬道理:技术创新+市场洞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当中国智造精准对接世界需求,开放的大门后,永远是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