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 理论研究

王群章:预拌混凝土绿色化发展亟需智能化赋能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9-16 点击数: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超过20亿吨,占全球混凝土总产量的近40%。同时,我国混凝土年需求量也已超过20亿吨,成为世界混凝土生产和消费大国。

  前些年,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改策指导下,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施工服务的产业链。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前期快速扩张的产能和目前市场需求迅速下降的严峻形势,造成了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同时由于进入门槛低、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落后产能并存,市场严重内卷、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问题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与产品附加值低等,使得预拌混凝土行业已陷入发展瓶颈。因此,要针对混凝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已经陷入发展瓶颈和困境的现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以智能制造为路径突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采用政策引导,环保监督,市场监管、标准规范、行业自律等有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提质升级,达成共识,一致行动,引领行业发展。

  智能制造是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智能制造的特征,预拌混凝土企业要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模式,最终打造绿色,安全,智能化的工厂。

  智能制造是是信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功方向,也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强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保持稳定的市场竞争力,智能制造在破解混凝土发展难题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智能制造对混凝土绿色化发展有以下好处:

  1、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配比进行精准计算,能减少水泥、砂石等资源的浪费。比如利用AI算法根据原材料性能实时调整配比,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高碳原材料用量,间接减少碳排放。

  2、降低能耗与排放

  智能制造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控,像对搅拌设备、运输车辆等进行智能调度和能耗监控。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能耗数据,及时优化运行参数,减少电力、燃油等能源消耗,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

  3、提升循环利用效率

       借助智能检测和分拣技术,能更高效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将符合条件的再生骨料精准用于混凝土生产。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废弃物的“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混凝土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4、实现绿色生产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在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化,环保化的过程中,如何将绿色环保与智能化紧密结合,依然是一些地方面临的新课题。当务之急:一方面是所有混凝土设备生产厂家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研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另-方面,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努力实现智能化发展。可以认为,绿色生产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日标之-,而智能制造也是实现绿色生产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信息化与智能化对于预拌混凝土行业意义重大,是高端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更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作者单位:洛阳市宜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