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正式开幕。我省组织了专门的交易团赴京参展、参会,并将于5日在京举办推介洽谈会。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扶持服务贸易业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目前河南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如何?来看看这份数据。
河南企业参展参会数量全国第一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 是疫情发生后我国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由商务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也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
据了解,目前河南交易团各项筹备工作就绪,交易团在2020年服贸会数字平台共注册线上线下参展参会企业620多家,参会、参展代表超过3800人,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位。
围绕我省展览展示活动和主题日服务贸易推介洽谈会,河南省交易团前期开展了点对点精准邀商,邀请到了一批重量级嘉宾到会。据河南交易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重量级嘉宾主要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境内外知名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负责人;特斯拉、京东集团、泰国万浦集团、中青旅控股、日本京瓷、滴滴出行、施耐德电气、德勤中国、中信资本、安永企业咨询、中科芯时代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
据介绍,在主题日服务贸易推介洽谈会期间,我省将重点推介全省服务贸易优势产业和合作项目、文旅特色优势,并组织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届时,香港贸易发展局代表将介绍豫港服务贸易合作新机遇,日本京瓷信息系统负责人将介绍与河南国际服务外包合作愿景。
河南服务业规模居全国第五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2019年实现2.6万亿元,增长7.4%,高于全国服务业增幅1.2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6%;规模居全国第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较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实现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我省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3%,2019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到67.4%,较2015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74.9%。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占全部新增市场主体八成以上。重点领域涌现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郑州机场跻身全球50强、中原出版集团入围全球出版50强、全国冷链物流100强企业中我省有9家。
去年从业人数超2300万人,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8万亿元
“十三五”以来我省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达8.7%,2019年完成税收3133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1%,成为税收主要来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加40万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从业人员超过2300万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河南枢纽带动物流、物流吸引产业的大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8万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我省获批国家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省,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6%,较“十二五”末下降3个百分点,物流降本增效成绩显著。
全省超百亿的服务业集群达到12个
数据显示,我省服务业重点行业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逐步摆脱门票依赖, 2019年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达到1065元,较“十二五”末提升近10%。载体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超百亿的服务业集群达到12个,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747家,占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22%左右。
开放步伐加快,去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我省服务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增长13.9%,实际吸收外资87.6亿美元,增长12.3%,占全省实际吸收外资总额的46.8%。产业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全省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0.1%,201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近86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出口37.8亿美元,增长126%。手机维护和维修及零配件费用达到14.9亿美元。知识产权保护使用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费、金融服务费分别呈现大幅度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硬举措,上半年,河南服务业增加值1.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服务业市场主体增长16.6%,新增数量占全省新增市场主体总数的83.4%。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围绕做强现代物流业、做实现代金融业、做亮文化旅游业、做大信息服务业、做专服务外包产业、做优服务贸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与境内外客商开展合作,推动河南服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