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的存盘里,清明,从幼时起,就被雨纷纷、欲断魂等词汇浸润着,与祭奠先辈英烈关联着,是以春雨作天泪,作奠酒,借着百花凋零的伤感,扫墓祭祖、缅怀故去的亲人、回忆前贤功德、寄托后人哀思的时节。
我想也是,无论是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还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一年四季都在为学业、为事业、为生存、为梦想奔波忙碌,需要为一路前行的思维打个顿号,为疲惫的双脚踩踩刹车,重温一下故去的亲人们对我们的殷殷期待,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路上,一代一代的先辈们用生命铺出的路基。
祭祖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为先贤尽孝道的一个重要仪式,不知传承了多少年,多少代。
在清明前后,我们可以带着家人,到逝去的亲人墓挂清明吊,鞠几个躬,磕几个头,与逝去的先辈们说几句悄悄话,将我们现代富足安康幸福生活的喜悦传感给他们,祈祷驾鹤升天的亲人们,在天堂保佑我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给远在天上的亲人们送去人间的祝福:亲人们,你们在天上,过得还好吗?温润的泪,如山泉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滴落在华草丛中,蕴含春雨般营养,化作遥寄给亲人们的玉液琼酿,去感化春天的万物。
清明,让一年的季节进入青春期。
细细地读,细细地品,清明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味道的。
当我们来到大自然中,贪婪地来一次深呼吸,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将太阳回暖的味道、四月风和煦的味道,万物挂果的青涩味道、紫燕衔泥翻飞的味道回报给我们,从河沟里、水田边送来带着泥土湿润的蛙鼓味道,还有繁茂的树叶和芳草地,散发出醇绵薰人的味道,扑鼻而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私与恩赐,大自然胸怀的博大宽广。
我知道,这些味道,就是清明的味道。
天地清明,万籁如洗。
清明,是一年中阳气升腾、希望升华的季节,因为春天准备着丰硕的收成预期,即将与夏天办着交接。
春雷,如战鼓,如激越的号角,更能唤起人们,只争朝夕,迎着太阳,追着月亮,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去开垦事业的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