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实录|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新闻发布会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时间:2023-01-03 点击数:

600


主发布人:

孙守刚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发布人:

马 健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朱良才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赵庆业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国伟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振利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姜继鼎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 艺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李 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主持人:

曾德亚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时间:2023年1月3日09:30


曾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曾德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新年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省政府近日出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作出了具体安排。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就是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为主题,向大家介绍和解读我省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主发布人: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先生;

  发布人: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先生;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朱良才先生;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先生;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伟先生;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先生;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先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艺女士;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翔先生。

  下面,有请孙守刚常务副省长作主发布。


孙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23年工作日的第一天,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关心关注、倾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开年伊始,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之际,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通报我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考虑,向全社会传递新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保健康、拼经济、惠民生的坚定决心,提振信心、提振士气、提振精神,凝聚起同心同向抓发展、砥砺奋进再出发的强大正能量。


  2022年以来,面对极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超预期的冲击压力,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扛稳“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推动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排名大幅前移,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增速比2021年前移14位,在总量前6位的省份中居第2位,总体符合预期,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河南贡献。特别是,去年面对一波接一波的疫情冲击,我们坚持前瞻思维、突出快直准实,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先后制定了惠企纾困“1+3”、稳住经济大盘160条、稳经济接续76条等政策措施,在经济遇到压力的关键节点、需要加力的重要时期精准研判、果断出手、快速应对,牢牢托稳了经济大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省委省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第一时间聚焦疫情防控“迎峰转段”过程中经济运行的堵点、卡点、难点进行了深化研究,制定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在消费、投资、产业、市场主体、外资外贸、民生等6大领域研究谋划了90条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在统筹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保健康”的同时,奋力拼经济、促就业、保民生,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快速恢复的强劲势头。在2023年这个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努力创造出“保健康、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的新业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全力以赴保健康。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升防控能力,牢牢把握了抗击疫情斗争的主动权。我们将全面、准确、坚决贯彻关于优化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上,紧盯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全力抓好医疗体系、救治力量、药品供应等关键环节,特别是扎实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省委省政府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摆在第一位,元旦放假前,省委召开了全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题会议,针对当前特别是临近春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新变化新特点,对保健康、强救治、防重症、优服务作出了全面安排。


  第二,集中力量促消费。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消费不振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将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推动广大群众能消费、想消费、愿消费,把巨大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能消费方面,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精准加大消费补贴力度,让老百姓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比如,将延续省级汽车、家用电器促消费支持政策到今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对各地家用电器消费补贴按不超过30%给予奖补,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元旦前夕,郑州市就率先出台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2条政策,1月5日还将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想消费方面,我们将开展“河南人游河南”系列文旅消费惠民活动,鼓励A级景区、星级旅游饭店举行联游套票、门票打折等优惠活动,鼓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工会统筹工会经费,发放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核销对象的消费券,以更多优质消费供给、消费体验,激发广大居民长期被疫情抑制的消费热情。大家可以看到,元旦期间各地街头巷尾、旅游景区的人气、商气、烟火气正在加速回归。愿消费方面,我们将重点实施都市精品商业街区提升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完善省辖市城区和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网络,全力打造高效便捷舒心的消费服务环境。


  第三,持续聚力抓投资。去年以来,投资拉动是我省稳经济的最大亮点。我们将继续用足用好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施重大项目“双百工程”为牵引,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建设重要项目挂图作战系统,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目前我们已遴选省重点项目2500个左右,年度投资1.8万亿元。一是加力制造业投资。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谋划推进50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大新技改工程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强劲势头。2022年,我们的工业投资保持在25%以上的增幅,今年要保持强劲势头,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新的增长点。二是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等领域项目储备,同步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统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各类政策资金,集中支持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三是稳住房地产投资。最关键的就是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措施,全力保交楼、稳预期、拓供给,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居民购房和房企合理融资支持力度,从信贷、股权、债券融资三方面纵深拓展房地产融资渠道。省政府已经组织第一批金融企业和重点房地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支持优质的、暂时遇到困难的房地产企业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状态。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鼓励各地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强化“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支持,持续攻坚推动已售逾期项目加快建设交付。


  第四,多措并举强主体。去年,我省市场主体突破了1000万户、跃居全国第4位,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占到近70%。我们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完善助企服务网络,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是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机制,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力争2023年新培育“头雁”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今年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到2024年底前对我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的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其他一些纾困帮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措施和政策优惠继续保持。三是强化金融支撑保障。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按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资金支持;对今年3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行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今年6月底。


  第五,双向联动拓开放。我们将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外贸方面,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合作,实施中欧班列省内货源发掘和“班列+园区”行动,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整合重组省内港口资源,加快推进综保区、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申建。同时,对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费和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等费用予以补贴,加大对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省级海外仓示范企业、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奖补力度。目前,航空港区富士康产能已经恢复到旺季峰值状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资方面,充分发挥四个外资专班(港资、台资、日韩、世界500强)作用,全力推进各种方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拿订单、引技术、找伙伴。推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机制化、平台化发展,联动办好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启动实施对欧合作专项行动,组织赴日韩、香港开展系列经贸活动,加大对存量外资企业使用境内利润增资或新设企业的奖补力度,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


  第六,精准施策惠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围绕全生命周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坚持把促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继续实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引领计划,推动“豫见·省外”劳务输出活动扩面升级,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促进更多劳动力通过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网约车、外卖跑腿等灵活渠道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二是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尽快扩充发热门诊资源,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医疗救治核心骨干和兜底作用,建立医疗力量常态储备和动态调派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配足配齐医疗力量、药品和必要救治设备。加大重点药品生产企业原料保供力度,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强化价格和质量监管,全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强化医疗卫生资源调配、力量下沉,全面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接诊和服务能力建设,全年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5万名。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三是增强其他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化工程,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争全年新开工乡镇寄宿制小学150所以上,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问题,把基础教育最短的短板、最弱的底板补强提升。强化“一老一小”普惠性服务保障,开展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倍增行动,统筹推进区域性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建设,全年完成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万户。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接续开展“关爱你我他(她) 温暖千万家”行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动态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困难群众参加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按35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全额资助,近期,我们将向全省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爱心消费券”。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拿出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的精气神,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推动全省上下形成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在落实好90条政策的基础上,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细经济调节调控。健全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机制,及时保障困难企业得到救助帮扶,全面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有效应对短期内感染数量增多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扰动。二是抓实政策落地见效。坚持“快、直、准、实”四个字要求,建立“落实有节点、进度有形象、质量可核查”的政策跟踪评估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清单,确保政策措施精准直达企业、温暖惠及民生,尽快尽早释放政策红利。三是抓牢发展载体支撑。体系化、机制化推进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中原农谷、智慧岛、航空港区、自贸区等发展载体建设,释放集聚效应、协同效应、规模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将在省委带领下,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激扬愚公移山的志气、永葆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笃定信心、稳中求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努力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曾德亚:

  谢谢孙守刚先生!接下来,欢迎现场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也将投资作为稳经济的重要举措,请问:今年河南在推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马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健:

  谢谢您的提问。投资是当前我们操之在手的稳经济重要抓手,项目建设是扩投资的“生命线”,也是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积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特别是2022年以来,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的反复冲击,滚动开展4期“三个一批”活动,谋划实施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投资拉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大亮点,去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增速在6个经济大省中居第2位,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5.4%。正如您所提到的,省政府刚刚印发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提出了实施“双百工程”、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保障等13条扩大有效投资具体政策举措,归纳起来,就是要坚持项目为王抓投资,重点实施一个工程、完善三项机制,加快形成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良好态势。


  一是实施“双百工程”。为进一步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我们围绕产业转型、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等4个领域遴选100个左右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九成以上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二是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快建设重要项目挂图作战系统,组织开展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强化重大项目评估督导和服务工作的协同联动,形成项目建设合力。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春节假期后第一天将举行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初步预计全省将分别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项目400个、1000个、800个以上,总投资分别超过3500亿元、6000亿元、5000亿元。


  三是完善项目储备熟化机制。目前我委正在研究建立省本级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们将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快推进项目要件和手续办理,全面提高项目包装质量和成熟度。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市试点推行“前期工作一件事”审批模式,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四是完善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金融等支持保障,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统筹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路资金共同支持同一项目的组合效能,有效带动社会投资,集中力量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我们坚信,随着我省项目建设机制越来越成熟、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落地,投资拉动效应将会持续释放,在推动全省经济稳定向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很多企业、群众和基层政府日子都不好过。请问,河南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解决突出困难?谢谢。


赵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赵庆业:

  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媒体朋友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稳经济保民生。一是支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实施。各项政策全面有效落实,仅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一项政策,前11个月就为我省市场主体送达政策红利1297.2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963亿元、惠及纳税人4.84 万户,资金规模之大、受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为稳定经济大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等“五个方案”的实施,为3700余家中小微企业实际融资355亿元等。二是落实紧日子保基本,确保“三保”底线。通过强化预算管理、专用账户设立、直达资金拨付等,确保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机构运行和基本民生。全年国家标准县级“三保”保障倍数持续在1.5倍以上,财政直达资金达2686.9亿元,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三保”,省政府还出台了为困难群众按农村低保标准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资助困难群众一年的医疗保险费、对灵活就业人员实施临时性救助、发放“爱心消费券”、提高部分民生保障标准等政策,基层财政运行平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调结构保战略。在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基础上,统筹财政资金406.7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48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和PPP模式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1.2万亿元,省管金融企业累计投放资金超1万亿元等,为我省实施“十大战略”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2023年,省财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落实好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着重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继续兜紧兜牢“三保”底线。以时时放不下心的责任感,全力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一要强化“三保”全链条管理。严格落实“三保”预算编制审核、预算执行监控、风险应急处置三项机制,确保不留县级财政年初预算“三保”硬缺口,加强财政运行分析调度,运用好所有156个县(市、区)的直达资金及工资发放专用账户,推动“一县一策”制定“三保”风险处置方案。二要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把更多与县区财政运行密切相关的资金纳入直达机制,以最快速度将资金下达至市县基层,全链条动态跟踪监控,帮助基层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三要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去年我省实施了财政直管县改革,102个县(市)财政结算、转移支付及政府债券资金等全部由省财政直接办理,体制效益显著。今年省里将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特别是向县(市)下沉力度,确保基层“三保”城门不失。


  二是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发挥好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企业送雪中炭、下及时雨,把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一要降成本。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退税政策,将省级权限范围内“六税两费”按50%顶格减免的政策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持续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二要助融资。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同时指导省属金融企业进一步降低门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要增订单。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


  三是大力拉动有效投资。一手抓恢复和带动消费,及时足额兑现各类奖补资金,另一手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一要强化资金保障。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并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做好衔接,积极争取更大规模的政府专项债券,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高效推广PPP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我省经济发展。二要强化项目保障。坚持“项目为王”,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专项债券项目要确保融资和收益平衡。三要强化绩效保障。提高政府投资绩效,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投资,向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领域倾斜,推进“三个一批”等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成。谢谢大家!


国际在线记者:

  我们了解到,去年河南克服多方面不利影响和困难,外贸、外资等工作稳中有进,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对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做出了重要部署。请问:今年河南围绕稳定外贸外资发展、恢复和扩大消费有哪些考虑,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王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振利: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把稳外贸作为重要工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省商务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落实省政府90条相关政策措施为重要抓手,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工作,为全省经济稳定向好多作贡献。


  在稳外贸方面,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不断壮大外贸主体,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一是支持企业多到境外参展参会,持续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对企业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管理体系认证等予以支持。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开展“外贸贷”。二是持续推动郑州、洛阳、南阳、焦作、许昌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扶持一批海外仓、外综服企业。扩大许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规模。加快郑州航空港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济源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三是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不断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加快出口退税。优化贸易管理服务,支持企业申请进出口资质和配额。


  在稳外资方面,落实落细促进政策,实施增量提质行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举办对香港、日韩、欧洲系列招商活动。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产业优势,走出去,精准开展专题招商。二是制订发布外商投资指引,发挥好外资专班作用,瞄准500强、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多引进战略性新兴项目。三是培育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分国别、分产业打造利用外资集聚地。四是继续优化政府直通车、企业服务日、服务专员等机制,实行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稳存量、扩增量。


  在扩消费方面,重点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近期主要举措,一是加大对各地发放消费券、开展促销活动的奖补力度,带人气、带流量,促进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恢复发展。二是3月底前对购买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给予补贴。三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已经启动了2023年网上年货节,一季度,还将在全省开展“新年新春消费季”活动,围绕汽车、电子、家电家居、餐饮等8个方面,目前已经谋划了“豫鉴美食”、汽车焕新季、家电以旧换新、直播新生活、老字号嘉年华等50场主题活动,丰富节日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此外,我们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城市特色商圈,改造提升步行街,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夜间消费、品牌消费等特色消费集聚区。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省。请问:新的一年,河南在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上有哪些考虑?谢谢。

李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翔:

  感谢您对制造业的关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制造业立省,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把握和全面落实,也是对提高现代化河南建设支撑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围绕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新的一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强化“四个着力”,做足“稳”字功。即:以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运行监测调度机制,确保工业运行在合理区间。以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为着力点,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以组织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建材下乡、智能家电下乡以及信息消费+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消费品和原材料“三品”行动等为着力点,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市场潜力。以实施政策落实攻坚、企业成长助力、数字赋能提升、项目投资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科技创新引领、“四项对接”深化、要素保障稳基等“八项工程”为着力点,常态长效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以贴心、暖心的服务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推进“三个行动”,打好“换”字牌。即: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深化技术改造和科技赋能,加快高位嫁接和模式变革,提高材料、装备、汽车、食品、轻纺等传统产业新型化率,增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重点,构建引领河南制造、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兴产业生态,打造制造业强省新支柱。深入推进未来产业破冰抢滩行动,大力引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平台和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推动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尽快成规模,强化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产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计划全省新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5个左右。


  三是实施“五项工程”,下实“转”字棋。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全面梳理我省制造业在“五基”领域的短板弱项,积极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滚动推进核心基础技术攻关,加快优质基础产品推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智能产品、智能技术、智能服务,推动制造全流程互联互通、全要素动态配置、全价值链协同共创,促进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高制造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先进制造业群链培育工程,重点打造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30条重点产业链、80条特色优势产业链、300个市域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5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同时将持续做好头雁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工作,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持续提升传统消费领域,《纲要》提及了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想了解一下,我省在促进住房消费,保交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将准备出台哪些政策?谢谢。


艺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王艺: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消费、投资以及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推动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增强政策精准性协调性,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


  我们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调整限购政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出台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合理确定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发放购房补贴和契税补贴,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搭建便利购房平台,引导房企合理让利参与购房节活动。我们着力改善房企融资环境,在全国率先出台阶段性金融助企纾困政策,组织银企集中签约,21家金融机构为30家房地产企业合计授信2116.8亿元。我们全力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切实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争取国家首批专项借款200亿元支持337个已售逾期项目,已建成交付9500多套,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第二批专项借款支持。在2022年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形下,我省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仍居中部第一,全省房地产市场运行和预期仍然保持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因城施策,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把握好“增、扩、优、化、强、促”六字方针,出台“1+N”政策举措,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一是增融资。落实中央金融16条支持政策和我省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举措,从信贷、股权、债券融资三方面纵深拓展房地产融资渠道,更好满足居民购房和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二是扩需求。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取消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降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成本,落实生育、人才引进政策,更好满足新市民、青年人才住房需求,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支持郑州都市圈、洛阳、南阳等副中心城市及重要节点城市覆盖范围的居民家庭,在对应中心城市购房时享受中心城市市民待遇。三是优供给。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建设高品质绿色智慧小区,顺应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新形势,着力提升改善性住房供给。四是化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压实房企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攻坚推动已售逾期项目加快建设交付。五是强服务。建立房企“白名单”制度,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助推优质头部房企纾困,优化房屋交易服务,实行房屋交易网签备案掌上办理、不见面办理,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六是促转型。稳慎推进房地产业改革,推动房地产企业改变“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完善商品房销售制度,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房地产业既关乎民生大计,又关乎经济发展。当前,我省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新增城镇常住人口约600万人,刚性住房需求强劲;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以及人民对美好居住品质的向往,改善性住房潜力也将得到充分释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为稳定经济增长、百姓安居宜居做出新贡献!谢谢!


央广网记者:

  去年受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和疫情多点散发等影响,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冲击。请问:目前,河南的就业形势总体情况如何?新的一年,将如何继续做好稳就业工作?谢谢。

张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国伟:

  谢谢您的提问。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50亿元,全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各项要求,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围绕一个主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树牢“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理念,确保全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二、紧盯两项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重点,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效能,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以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压实属地责任,提升就业服务,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三、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2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大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城镇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按规定给予技能培训补贴。完善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制度,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提供“131”服务(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信息推送、1次技能培训或1次就业见习机会),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以上。二是全力抓好农民工就业。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劳务输出扩面升级,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实施人力资源品牌示范培育创建行动,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着力打造“豫农技工”“河南建工”“物流豫工”等十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实现就业增收。三是兜底保障困难人员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暖心活动”等专项招聘,建立实名制动态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模式,发挥城乡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能力,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强化四项举措:一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持续打造“10+N”专项活动品牌,每县每月至少开展2次招聘活动,大力推进直播带岗,月月有活动、时时有服务,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二是加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0万人次。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技能培训质量。三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打造层次递进、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创业孵化体系。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继续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豫商豫才回归,营造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生态,力争实现新增返乡创业15万人以上。四是全面释放人才活力。持续办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展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选拔推荐拔尖创新人才和专家,集聚培育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和项目。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助力经济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实现人才资源、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我想了解的是,民政部门将如何加强社会兜底保障,进一步发挥“稳定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发展?谢谢。


朱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朱良才:

  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和困难群众生活,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时刻将困难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连年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标准,提升孤儿、残疾人保障水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有效缓解疫情对困难群众的影响,2022年额外投入7.5亿元,为356.4万低保和特困人员每人增发21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全年发放价格补贴资金1.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42.8万人次。入冬以来,省委专题部署“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省政府研究出台对困难和特殊群体关心关爱的八项措施,支持民政部门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此,我们将坚决持续扛牢兜底保障政治责任,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将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一是夯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困难群众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全力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完善低保准入条件,推动低保扩围增效。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对外出务工、返岗复工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按照务工地城市低保标准的30%扣减务工成本;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渐退期,保障低保家庭经济状况相对稳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改变申请周期长、程序多、手续复杂的状况,由原来的按照户籍地、居住地申请,变为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方便临时遇困群众申请救助,切实提升救助实效。


  二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在对传统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的基础上,将家庭人均收入介于低保标准1-1.5倍的低保边缘人口,以及收入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教育等支出占家庭总收入50%以上,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支出型困难人口等四类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尽量减少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今年,民政部门将会同发改等部门,密切关注物价波动情况,将价格临时补贴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延伸到低保边缘人口;将联动机制启动条件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单月同比涨幅由3.5%降到3%,最大程度的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三是加强特殊群体关心关爱。聚焦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和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健全关爱服务体系。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要求,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75元,确保214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深化养老服务机构供给侧改革,推动200个以上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年完成6万户的改造任务。巩固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实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申请跨省通办,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服务保障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竭尽全力当好困难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政力量。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业正在迎来复苏。请问,河南将采取哪些举措,来快速激活文旅市场,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向稳向好?谢谢。


姜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姜继鼎:

  感谢您的提问!文化旅游是促进消费的主阵地、主力军,是促进就业的主战场。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全面恢复的脚步已迎面走来。元旦三天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308.47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0.68%;累计旅游收入61.07亿元,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7.39%。全省开放的4A级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124.66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44.56%;旅游收入8040.69万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57.65%。其中,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1.1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258.06%;旅游收入792万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289.57%。


  我们将应时而动,打好文旅市场重振“组合拳”,掀起“河南人游河南”新热潮,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回老家过年”文旅品牌。


  把活动办出彩,让市场热起来。文化旅游的持续回暖,是经济稳定向好的风向标。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抢抓春节旅游黄金季,上下联动,持续不断,线上线下结合,策划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举办的“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办好“春满中原·老家河南”“逛千年庙会·赏中原民俗·回老家过年”、“微博文旅红人盛典”、“第五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行万里阅千年”全球青年看古都等60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对文化和旅游业进行“强刺激”,让全省文旅市场尽快热起来、火起来。


  把优惠送出去,让大家动起来。万千游客出行的脚步声,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强音”。我们将拿出各种优惠,让大家走出家门,释放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近期,全省315家旅游景区集中推出减免门票活动,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殷墟、红旗渠、老君山等知名旅游景区,真正让大家“惠游河南”。此外,各地还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来拉动消费。如郑州、开封、洛阳分别发放2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这些都将有效激活文旅消费,让“城市烟火气”重回中原大地。


  把政策落到位,助企业好起来。市场主体是文化和旅游业的主力军。强业先强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企业纾困解难,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激活旅游市场主体。对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在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新增、展期、延期贷款产生的利息,省财政按照年化利率2%给予贴息;对2023年引客入豫的专列、包机给予一定奖励;对旅行社继续实施100%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降低文旅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文旅强势复苏、全面复苏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坚决落实好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让河南文旅在后疫情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谢谢!


顶端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无论是扩投资、促消费还是育产业、强主体,都需要落到实实在在的项目上,更需要高质量的载体平台作为支撑,使发展的要素更加集聚、动能更加集中,请问:今年我省将在哪些载体平台建设上重点发力?谢谢。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健: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也是近期我们一直在深化研究的重点问题,对于今年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抓好经济发展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一直以来,优势突出、协同高效的载体平台体系都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我们将继续在提升层次上谋突破、在激活动力上下真功、在强化联动上求实效,进一步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第一,做强产业载体,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目前,全省开发区已由288个整合为184个,“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等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我们将把工作重心转到产业发展上来,推动各地聚焦主业主责全力以赴抓招引、抓项目、抓服务。一是实施跨越发展行动。组织召开全省开发区工作推进会议,制定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产业转型示范开发区创建。二是强化“亩均论英雄”。科学有序推进开发区扩区调规,建立亩均投入产出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三是加强监测考核。完善月度监测、季度通报机制,组织开展开发区观摩活动。


  第二,做精农业载体,进一步强化中原农谷等平台科技资源集聚效应。近期,我们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前瞻性谋划布局了中原农谷。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出台实施“中原农谷”总体规划、核心区建设规划,实施一批标志性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强化与周口国家农高区错位联动,加快推进4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筑牢产粮大省根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做优创新载体,进一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构建了以融合推进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建设为龙头,以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和智慧岛等为支撑的创新载体平台体系。作为发展改革系统,我们将强力推进标准化智慧岛建设,力争全年建成20个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智慧岛,孵化培育200个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第四,做活开放载体,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和“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功能。航空港区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我们将聚焦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坚持软硬两手发力,协同赋能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硬的方面,主要是深入推进航空港区“二次创业”。高水平编制新阶段航空港区发展规划,深化拓展郑卢“双枢纽”合作模式,实施郑州机场航空货运提质增效行动,争取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开工建设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软的方面,主要是加快推动“空中丝绸之路”论坛机制化、平台化发展。探索与卢森堡轮流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争取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论坛,联动中国河南投洽会、境外卢森堡投洽会等活动,启动实施深化对欧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在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等领域招引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同时,这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把口岸经济作为今年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突破点。我们将继续做大空港、做强陆港、发展水港,推动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与航空、铁路口岸及各类功能性口岸业务联动,一港一策集聚各类港口偏好型产业,力争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开行中欧班列中豫号3000班次以上。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曾德亚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请与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做好协调服务。


  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2023年年度首场,召开于新年首个工作日,聚焦发展这个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这个关键,发布和解读了涉及消费、投资、产业、市场主体、外资外贸、民生等领域一系列牵动全局并在很多方面具有首创性的利好举措。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这诸多的“首”字,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坚定意志,释放了各级各方面同广大市场主体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彰显了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的精气神,涌动着“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给我们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极大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守刚常务副省长和各位发布人列举的一组组数据和可喜的变化。去年我省经济总量有望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这个标志性成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排名大幅前移,这一竟进态势,殊为不易、成之惟艰,更为在开局之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河南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蓄积了强大动能、集成了多方优势。这个信心,从刚才各位发布人解读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能够找到答案。从全力以赴保健康,到集中力量促消费;从持续聚力抓投资,到多措并举强主体,从双向联动拓开放,到精准施策惠民生,90条政策“工具箱”,覆盖面广,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并且努力使政策靠前发力、项目靠前实施、资金靠前使用,既加固“稳”的基础,又集聚“进”的势能,既做“加法”,也做“减法”,每一项、每一条都有利于广大市场主体强筋壮骨,都有利于产业培育壮大,都在向惠民生、暖民心集中发力。我们相信,只要这些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见效,精准直达企业、强力护航项目、高效赋能产业、温暖惠及民生、兜牢安全底线,充分释放红利,全省上下就能形成拼经济、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就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在全国经济版图中进一步提升河南战略地位。在此,期待媒体朋友们聚焦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在新的一年里,讲好河南勠力同心保健康、拼经济、惠民生、暖人心的生动故事,进一步凝聚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精神力量。


  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