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2023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以下简称开封片区)迎来挂牌成立六周年生日。六年来,开封片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立足功能定位,抢抓战略机遇,高标准推进改革创新,高起点优化营商环境,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市场活力日渐增强,建设速度与发展质量实现“双赢”,充分发挥了深化改革“试验田”和开放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为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探索了“开封方案”,为八朝古都开封“以新出彩”提供了“硬核”支撑,“自贸开封”成为一张新名片。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强调要聚力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持续建强载体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头部企业等,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不断提升开放能级。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也印发了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2.0版建设专项方案,持续在重点特色领域深化改革创新,自此河南自贸区开始迈入2.0版建设阶段。
下一步,开封片区将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为保障,以《关于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的意见》为方向,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为目标,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
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加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政务服务跨区通办,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数据归集应用,加大电子证照推广力度。
在监管服务方面,探索行业综合监管方式。明确监管职责,强化柔性监管、推进智慧监管,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鼓励研发创新机构入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开封综保区内大力发展再制造、保税维修等业务,在开封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探索“保税临时出仓展示”模式,助力开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金融服务方面,创新发展“金融+文化”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文创信贷业务,开展演艺贷、出版贷等无形资产质押贷业务,重点发展国际艺术品仓储物流保险服务和艺术品保险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有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加大文化产业领域资本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
在法律服务方面,提供高效便利、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支持开封仲裁委与国际知名仲裁委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探索设立服务制度型开放战略的涉外仲裁机构。支持开封中院自贸区法庭建设智慧法庭,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便利化智能化司法服务。积极引进专业化国际化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入驻自贸区。
在多式联运服务方面,推动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开封国际陆港,构建郑欧班列豫东地区集疏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新支撑;依托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拓展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开封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促进“网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依托郑州航空港,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打通“空中丝绸之路”;持续探索与连云港港、青岛港、天津港、宁波港等主要港口联动发展模式,全面拓宽东向国际物流通道,创新融入“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