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公平贸易 > 预警信息

4月27日贸易措施

来源:商务部 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一、泰国政府表示将严查对美出口商品原产地信息

  近日,韩国海关查获多起关税欺诈案件,大量中国制造的 “Made in China” 商品被违法贴上 “Made in Korea” 标签,企图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

  据泰媒报道,泰国商业部对外贸易厅长阿拉达表示,美国对泰国加征36%对等关税。为此,泰对外贸易厅将持续监测和防范其他国家规避美国关税措施的行为,以增强美国海关对泰国产品原产地的信心,确保出口商品真正原产于泰国。

  “外贸厅已指定49类出口至美国的重点监控商品,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卡车用钢轮、人造石板材和钢管等。相应出口商在申请原产地证书之前,必须先申请商品原产地核查。”目的是筛查出口商品,防止其他国家借道泰国来规避美国关税。

  外贸厅还计划增加重点监控商品清单,密切跟踪其他高风险商品的贸易数据,这些商品可能通过冒充泰国产品来规避反倾销或301条款、232条款。未来将继续评估和扩大重点监控商品范围,并持续与美国海关合作,防范假冒泰国原产地行为。(驻泰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柬埔寨拟加强管控进口

  据《联合早报中文网》称,为了避免被美国征收高额关税,柬埔寨官方决定将修改相关法规,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管制,防止柬埔寨被邻国华商利用为中转站 “洗产地”。

  据悉,柬埔寨早在 2023年6月已正式颁布实施了《原产地规则法》,明确进出口货物原地产原则和规则,管控伪造商品原产地的行为。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柬贸易额达到33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实现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其中,中国对柬埔寨出口增长14.3%,进口增长5%。(联合早报)

  三、越南:出口商品伪造原产地行为将被严肃处理

  《越通社》 4月11日报道,越南国家389号指导委员会(即越南反走私、打击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国家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于4月10日发文,要求各地方加强打击涉及商品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

  此前,2025年4月7日,范明政总理与各部委、越南驻外机构、协会和企业召开会议,旨在主动应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范提出多项各部委和地方实施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防止伪造越南原产地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等措施。

  为有效落实政府总理的指导意见,国家389号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建议各部委和地方加强掌握形势、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并严厉处理通过陆地口岸、海港、国际机场边境运输伪造越南原产地商品的行为。(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